首页>网络媒体>

阅读新闻

匿名将无法对新闻跟帖

来源:新文化报 作者:秩名 日期:2010-05-05 04:56

 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近日表示,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互联网基础管理制度,并初步形成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。

  王晨在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做《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和管理》专题讲座时表示,我国依法加强对互联网基础资源、关键环节以及信息内容服务的监管。一是规范域名、IP地址和登记备案、接入服务管理;二是建立互联网信息服务准入退出机制。依法对涉及意识形态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网络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审批,建立健全日常监管、年度审核、行政处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,形成有关部门协同处置有害信息、防范境外有害信息渗透的工作机制。三是积极探索网络实名制。在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推行论坛版主实名制、取消新闻跟帖“匿名发言”功能取得实效,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用户身份认证工作正在探索之中。

  他说,同时,我国初步形成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。坚持“积极防御、综合防范”的方针,立足国情,以我为主,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建设,初步形成了安全与发展并重、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。

  立刻就访

  如何实名制需要具体的细则

  吉林省通信管理局:个人上网应会区别对待

  吉林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王勇告诉记者,国新办首次确认推动网络实名制,是为网络发展指明一个方向,至于如何促进网络实名制向前发展,要等国家具体细则出台。他认为,网络实名,对于个人上网、网吧上网、单位上网应该会区别对待。

  网站负责人:不实名,也可查到发帖人

  昨日,国内某门户网相关负责人苏先生表示,网络实名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  苏先生认为,到目前为止,网络实名制还是一个设想,具体实施细则并没有看到。另外,如果实行网络实名,那么网民需要公布个人信息。苏先生提出疑问:如此带来的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怎样解决?苏先生称,目前该网站对于新闻跟帖,实行的是登录制。他说,只要跟帖者登录了,那么对于跟帖人的城市、单位、上网环境、地址等就会监督到。这意味着,不必实名,也可以查到发帖人。

  此外苏先生透露,在其所在的门户网站的相关调查中,有八成网民反对网络实名制。

  律师:网络实名要以法推进

  昨日,北京盛峰律师事务所于国富律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,网络实名要以法推进。

  他指出,以前,对于在互联网上发表危害国家、人民言论及在网上诽谤他人造成他人名誉损害的,国家法律也有处罚规定,但举证较难,处罚较轻,一般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。所以他建议,要推行网络实名,就可有伴随不实名的处罚。

  本报记者 杨益 实习记者 祝业

数据统计中!!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
推荐内容

热点内容